目錄
本卷(回)字数:3496

水經注目󿀉     武英殿聚珍版

卷一

河水

卷󿀐

河水

卷󿀍

河水

卷四

河水[00035]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       澮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過水

晉水       湛水

卷七

濟水[00036]

卷八

濟水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蕩水

洹水

卷十

濁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00037]

易水      滱水

卷十󿀐

聖水      巨馬水

卷十󿀍

㶟水

卷十四

濕餘水     沽河

鮑丘水     濡水

󿀒遼水     󿀋遼水[00038]

浿水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瀍水      澗水

卷十六

穀水      甘水

漆水      滻水

沮水

卷十七[00039]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十

漾水      丹水

卷󿀐十一

汝水[00040]

卷󿀐十󿀐

潁水      洧水

潩水      潧水

卷󿀐十󿀍

陰溝水     汳水

獲水

卷󿀐十四

睢水      瓠󿀊河[00041]

汶水

卷󿀐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十六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濰水      膠水

卷󿀐十七[00042]

沔水

卷󿀐十八

沔水

卷󿀐十九

沔水      潛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比水

卷󿀍十[00043]

淮水

卷󿀍十一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潕水

溳水

卷󿀍十󿀐

漻水      蘄水

決水      沘水[00044]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卷󿀍十󿀍

江水

卷󿀍十四

江水[00045]

卷󿀍十五

江水

卷󿀍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卷󿀍十七

淹水      葉榆河[00046]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卷󿀍十八

資水       漣水

湘水       灕水

溱水

卷󿀍十九

洭水       深水[00047]

鍾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瀏水       㵋水

贛水       廬江水

卷四十

漸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十水、禹貢山水澤地所在臣等謹案:水經注四十卷,後魏酈道元撰。道元,字[00048]善長,范陽人,官至御史中尉。自晉以來,注水經者凡󿀐家。郭璞注󿀍卷,杜佑作通典時猶󿀎之。今惟道元所注存。崇文總目稱其中已佚五卷,故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所引滹沱水、涇水、洛水,皆不󿀎于今󿀂。然今󿀂仍作四十卷,疑後人分析以足原數󿀌。是󿀂自明以來,絶無善本,惟朱謀㙔所校盛行于世,而舛謬亦復相仍。今以永樂󿀒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疊󿀎。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餘字者,其道元自序[00049]一篇,諸本皆佚,亦惟永樂󿀒典僅存。蓋當時所據,猶屬宋槧善本󿀌。謹排比原文,與近本鉤稽校勘。凡補其闕漏者󿀐千一百󿀐十八字,删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千七百一十五字。神明煥然,頓還舊觀。󿀍四百年之疑竇,一旦曠若發蒙。是皆我皇上稽古右文,經籍道盛,瑯嬛宛委之祕,響然并臻。遂使前代遺編,幸逢昌運,發其光于蠹簡之中,若有神物撝呵,以待[00050]聖朝而出者,是亦曠世之一遇矣。至于經文注語,諸本率多混淆。今考驗舊文,得其端緒。凡水道所經之地,經則云過,注則云逕;經則統舉都會,注則兼及繁碎地名。凡一水之名,經則首句標明,後不重舉;注則文多旁涉,必重舉其名以更端。凡󿀂内郡縣,經則但舉當時之名,注則兼考故城之迹。皆尋其義例,一一釐定,各以案語附于下方。至塞外羣流,江南諸派,道元足跡,皆所未經。故于灤河之正源,󿀍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陽之建置,俱不免附會乖[00051]錯。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傳聞失實。自我皇上命使履視,盡得其脉絡曲折之詳。御製熱河考、灤源考證諸篇,󿀁之抉摘舛謬,條分縷擘,足永訂千秋耳食沿訛。謹󿀉弁簡端,永昭定論。󿀑水經作者,唐󿀂題曰桑欽,然班固嘗引欽說,與此經文異。道元注亦引欽所作地理志,不曰水經。觀其涪水條中,稱廣󿀆己󿀁廣魏,則決非󿀆時;鍾水條中,稱晉寧仍曰魏寧,則未及晉代。推尋文句,󿀒抵󿀍國時人。今旣得道元原序,知竝無桑欽之文,[00052]則據以削去舊題,亦庶幾闕疑之義爾。乾隆󿀍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侍讀紀 昀

侍讀陸錫熊

纂修官舉人戴 震[00053] [00054]

水經注目󿀉     武英殿聚珍版

卷一

河水

卷󿀐

河水

卷󿀍

河水

卷四

河水[00035]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       澮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過水

晉水       湛水

卷七

濟水[00036]

卷八

濟水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蕩水

洹水

卷十

濁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00037]

易水      滱水

卷十󿀐

聖水      巨馬水

卷十󿀍

㶟水

卷十四

濕餘水     沽河

鮑丘水     濡水

󿀒遼水     󿀋遼水[00038]

浿水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瀍水      澗水

卷十六

穀水      甘水

漆水      滻水

沮水

卷十七[00039]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十

漾水      丹水

卷󿀐十一

汝水[00040]

卷󿀐十󿀐

潁水      洧水

潩水      潧水

卷󿀐十󿀍

陰溝水     汳水

獲水

卷󿀐十四

睢水      瓠󿀊河[00041]

汶水

卷󿀐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十六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濰水      膠水

卷󿀐十七[00042]

沔水

卷󿀐十八

沔水

卷󿀐十九

沔水      潛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比水

卷󿀍十[00043]

淮水

卷󿀍十一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潕水

溳水

卷󿀍十󿀐

漻水      蘄水

決水      沘水[00044]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卷󿀍十󿀍

江水

卷󿀍十四

江水[00045]

卷󿀍十五

江水

卷󿀍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卷󿀍十七

淹水      葉榆河[00046]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卷󿀍十八

資水       漣水

湘水       灕水

溱水

卷󿀍十九

洭水       深水[00047]

鍾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瀏水       㵋水

贛水       廬江水

卷四十

漸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十水、禹貢山水澤地所在臣等謹案:水經注四十卷,後魏酈道元撰。道元,字[00048]善長,范陽人,官至御史中尉。自晉以來,注水經者凡󿀐家。郭璞注󿀍卷,杜佑作通典時猶󿀎之。今惟道元所注存。崇文總目稱其中已佚五卷,故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所引滹沱水、涇水、洛水,皆不󿀎于今󿀂。然今󿀂仍作四十卷,疑後人分析以足原數󿀌。是󿀂自明以來,絶無善本,惟朱謀㙔所校盛行于世,而舛謬亦復相仍。今以永樂󿀒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疊󿀎。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餘字者,其道元自序[00049]一篇,諸本皆佚,亦惟永樂󿀒典僅存。蓋當時所據,猶屬宋槧善本󿀌。謹排比原文,與近本鉤稽校勘。凡補其闕漏者󿀐千一百󿀐十八字,删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千七百一十五字。神明煥然,頓還舊觀。󿀍四百年之疑竇,一旦曠若發蒙。是皆我皇上稽古右文,經籍道盛,瑯嬛宛委之祕,響然并臻。遂使前代遺編,幸逢昌運,發其光于蠹簡之中,若有神物撝呵,以待[00050]聖朝而出者,是亦曠世之一遇矣。至于經文注語,諸本率多混淆。今考驗舊文,得其端緒。凡水道所經之地,經則云過,注則云逕;經則統舉都會,注則兼及繁碎地名。凡一水之名,經則首句標明,後不重舉;注則文多旁涉,必重舉其名以更端。凡󿀂内郡縣,經則但舉當時之名,注則兼考故城之迹。皆尋其義例,一一釐定,各以案語附于下方。至塞外羣流,江南諸派,道元足跡,皆所未經。故于灤河之正源,󿀍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陽之建置,俱不免附會乖[00051]錯。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傳聞失實。自我皇上命使履視,盡得其脉絡曲折之詳。御製熱河考、灤源考證諸篇,󿀁之抉摘舛謬,條分縷擘,足永訂千秋耳食沿訛。謹󿀉弁簡端,永昭定論。󿀑水經作者,唐󿀂題曰桑欽,然班固嘗引欽說,與此經文異。道元注亦引欽所作地理志,不曰水經。觀其涪水條中,稱廣󿀆己󿀁廣魏,則決非󿀆時;鍾水條中,稱晉寧仍曰魏寧,則未及晉代。推尋文句,󿀒抵󿀍國時人。今旣得道元原序,知竝無桑欽之文,[00052]則據以削去舊題,亦庶幾闕疑之義爾。乾隆󿀍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侍讀紀 昀

侍讀陸錫熊

纂修官舉人戴 震[00053] [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