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象者,字元則,會稽人也。學通五經,博覽一陳抄本、明校本「一」作「百」。家之言,能屬文,後學道入東山。善度世禁氣之術。能於茅上燃火煮雞而不焦;令[00465]一里內人家炊不熟,雞犬三日不鳴不吠;令一市人皆坐不能起;隱形變化爲草木鳥獸。聞有五丹經,周旋天下尋求之。不得其師,乃入山精思,冀遇神仙。憊極臥石上,有一虎往舐象額,象寤見虎,乃謂之曰:「天使汝來侍衛我,汝且停;若山神使汝試我,卽疾去。」虎乃去,象入山,谷上有石子,紫色,光綠甚好,大如雞子,不可稱數。乃取兩枚。谷深不能前,乃還。於山中見一美女,年十五六許,顏色非常,被服五彩,蓋神仙也。象乞長生之方,女曰:「子可送手中物着故處,乃可。汝未應取此物,吾故止待汝。」象送石還,見女子在前處,語象曰:「汝血食之氣未盡,斷穀三年更來,吾止此。」象歸,斷穀三年復往,見此女故在前處。乃以還丹經一首投象,告之曰:「得此便得仙,勿復他爲也。」乃辭歸。象常住弟子駱廷雅舍,帷下屏床中,有數生論左傳義,不平。象傍聞之不能忍,[00466]乃忿然爲決。書生知非常人,密表薦于吳主。象知之欲去。曰:「恐官事拘束我耳。」廷雅固留。吳王征至武昌,甚尊敬之,稱爲「介君」。詔令立宅,供帳皆是綺繡,遺黃金千鎰。鎰,音益。舊時重量單位。合二十兩,一說二十四兩。墨號令:「又賞之黃金,人二鎰。」孫詒讓間詁:「鎰,二十四兩也。」從象學隱形之術,試還後宮,出入閨闥,莫有見者。如此幻法,種種變化,不可勝數。後告言病,帝遣左右姬侍,以美梨一奩賜象。象食之,須臾便死,帝埋葬之。以日中時死,晡時晡時,申時,即十五時至十七時。昌邑哀王劉髆傳:「其日中,賀發,晡時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從者馬死相望於道。」已至建業,所賜梨付苑吏種之。吏後以表聞,先主卽發棺視之,唯一符耳。帝思之,與立廟,時時躬往祭之。常有白鶴來集座上,遲回復去。後弟子見在蓋竹山蓋竹山,位於浙江臨海市南。因滿山翠竹,鬱鬱蔥蔥,故又名竹葉山。雲笈七簽卷二七洞天福地載為道教「第十九洞天」,名日「長耀寶光洞天」,洞內昔有道觀,後漸被毀。中,顏色轉少。出神仙傳。
【白话译文】介象字元则,是会稽人。精通“五经”,博览诸百家的著作,文章写得好,后来进入东山学道。他擅长闭气术,得到成仙的秘诀。他能点起茅草火煮鸡肉,鸡肉熟茅草却没烧焦。他能做起法来让一里内的人家全都做不熟饭,让家家的鸡狗天不会叫不会咬。他还能让全城的人都坐着动不,能隐身,能把自己变成草木鸟兽。他听说有部《五丹经》对成仙特别重要,就遍天下寻找这部经。他学道一直找不到仙师,就自己进山苦苦修炼,希望能遇见神仙。有一次累极躺在山石上,有一只老虎来舔他的额头,他惊醒后对老虎说:“如果是天帝让你来保护我,你就留在我身边,如果是山神让你来考验我的胆量,你就快滚吧!”老虎就跑掉。介象进山后,看见山谷中有很多鸡蛋的紫色石头光彩夺目,就拣两枚,因为山谷太深不能再往前走,就回来。他在山里遇见一个十五六岁的美女,十分秀丽,穿着五彩的衣服,原来这位美女就是神仙。介象向仙女请教长生之道,仙女说:“你先把你手里的两个圆石放回原处再说。因为你不应该得到那东西,所以我才在这里等着你哩。”介象把两块石头送回山谷,回来后见仙女还站在前面等他。仙女说:“你身上凡人的气味还没脱尽,回去绝食年后再来,我仍在这里等你。”介象回家后,年没吃五谷,然后进山,见那仙女果然还在原地站着。仙女把一卷《还丹经》给他。并对他说:“你得这卷仙经就能成仙,不要再去求什么别的仙经道术。”介象就辞别仙女回去。介象有一次住在弟骆廷雅的家里,听到他帐外屏风后面的床榻上有几个书生在议论《左传》里的一些论点,争论得不分高下,谁不服谁。介象看这几个书生这么浅薄,就忽然地为他们的争论作结论。书生看出来介象不是一般人,就偷偷上表密奏给吴国的君主,推荐介象做官。介象知道后打算躲出去,说:“我最怕做官,官务缠身太不自由。”骆廷雅苦苦挽留才留住介象。吴王把介象召到武昌,对他非常尊重,尊称他为“介君”,并下诏给他盖府宅,宅里的帐幕都是绸缎锦绣,送给他上千镒黄金。吴王跟介象学会隐形术,出入宫殿和嫔妃的内宫人们都看不见他。介象的这些变化的方术不可胜数。后来介象说自己有病要求回去,吴王就让左右的侍从宫女送给介象一筐非常好的梨,介象吃梨,立刻就死,吴王就把他埋葬。介象是中午时死的,下午却到建业,介象把梨核交给管园林的官员种下,这官员就向吴王奏说介象未死。吴王打开棺材,里面只有一张符。吴王想念他就为他立庙,常亲自去祭祀。常有白鹤飞来在庙中盘旋后飞走。后来他的弟见他在盖竹山中,更加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