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要
六韜者,太公兵謀之遺軌也。舊題呂望撰,實戰國兵家匯纂先代武略之作。書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凡六十篇,備陳取天下之道、馭三軍之術。卷一文韜論政本,首揭「天下非一人天下」之旨,立「仁、德、義、道」爲治國四維;卷二武韜述伐謀,創「文伐十二策」,謂「全勝不鬥,大兵無創」;龍韜立將制,載陰符秘驗、選將八征;虎韜列軍械,詳述武沖、雲梯諸器;豹韜究戰術,分林戰、突戰、敵強九法;犬韜訓部伍,定教戰、均兵之規。
其體以文王、太公問答爲綱,開兵家對話之先河。論兵則兼融道法:既言「鷙鳥將擊,卑飛斂翼」之詭道,複倡「削心約志,無為而治」之黃老術。昔班固漢志未載,故宋人疑爲偽書。然銀雀山漢簡出,得六韜殘簡五十四枚,知實爲先秦舊籍。
隋志始錄六卷,今傳宋刻武經七書本最善。其說博大精深,三略承其緒,諸葛八陣得其髓。昔唐太宗與李靖論兵,稱:「韜鈴秘要,盡在是書。」觀「將有三勝」諸論,實爲武學津逮,豈獨兵家之圭臬耶?

其他版本
四部丛刊景印宋钞本
清嘉庆十七年刻本(周书六韬)
清顺治八年影宋抄本
四库全书本(乾隆写)
校正武经七书本(明园子监刻)
重排新式标点〈六韬(周书六韬)〉
底本:武经七书本(宋刻、影宋抄、明初刻、嘉靖刻、明刻、清刻)
电子文件(PDF)
53筒子页,
2M
0次
六韜卷第一
文韜(文師▪盈虚▪國務▪大禮▪明傳▪六守▪守土▪守國▪上賢▪舉賢▪賞罰▪兵道)
六韜卷第二
武韜(發啓▪文啓▪文伐▪順啓▪三疑)
六韜卷第三
龍韜(王翼▪論將▪選將▪立將▪將威▪勵軍▪陰符▪陰書▪軍勢▪奇兵▪五音▪兵徴▪農器)
六韜卷第四
虎韜(軍用▪三陳▪疾戰▪必出▪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絶道▪略地▪火戰▪壘虚)
六韜卷第五
豹韜(林戰▪突戰▪敵強▪敵武▪鳥雲山兵▪鳥雲澤兵▪少衆▪分險)
六韜卷第六
犬韜(分合▪武鋒▪練士▪教戰▪均兵▪武車士▪武騎士▪戰車▪戰騎▪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