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要

曹子建集又名陳思王集、曹子建文集曹植撰。魏志本傳曰:「景初中,撰錄所著賦頌、詩銘、雜論凡百餘篇,副藏內外。」收錄較完整詩歌八十餘首,多爲樂府。其詩以兄即位分前後兩期,不時有憂生之嗟,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隋書經籍志陳思王集三十卷。唐書藝文志作二十卷,然復曰又三十卷。葢三十卷者,時舊本;二十卷者,爲後來合併重編。實無兩集。鄭樵通志略,亦並載二本。焦竑國史經籍志,遂合二本卷數爲一,稱集爲五十卷,謬之甚矣。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作二十卷。然振孫謂其間頗有採取御覽書鈔類聚中所有者。則捃摭而成,已非時二十卷之舊。文獻通考作十卷,又並非陳氏著錄之舊。

本書據續古逸叢書本影印。

四十四篇,七十四篇,雜文九十二篇,合計之,得二百十篇。較魏志所稱百餘篇者,其數轉溢。然殘篇斷句,錯出其間。如鷂雀蝙蝠二賦均採自藝文類聚藝文類聚之例,皆標「某人某文曰」云云,編是集者遂以「曰」字爲正文,連於賦之首句,殊爲失考。又七哀詩人採以入樂,增減其詞,以就音律,見宋書樂志中。此不載其本詞,而載其入樂之本,亦爲舛謬。棄婦篇玉台新詠,亦見太平御覽鏡銘八字,反復顛例,皆叶韻成文,實爲回文之祖。見藝文類聚。皆棄不載。而善哉行一篇,諸本皆作古辭,乃誤爲作。不知其下所載「當來日大難」,卽當此篇也。使此爲作,將自作之而自擬之乎?至於王宋妻詩藝文類聚魏文帝邢凱坦齋通編據舊本玉台新詠,稱爲作。今本玉台新詠又作王宋自賦之詩。則衆說異同,亦宜附載,以備參考,乃竟遺漏,亦爲疏略,不得謂之善本。然以前舊本旣佚,後來刻集者率以是編爲祖,別無更古於斯者。錄而存之,亦不得已而思其次也。

,字子建三國魏沛國譙縣人也。自幼穎慧,年十歲餘,能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爲論,下筆成章。父曹操獨賞愛之,異於諸子。曾欲立爲太子,稱其「最可定大事」。然性甚豪縱,不拘禮法,後失寵。曹公薨,兄繼帝位,性猜忌多慮,故亟行誅戮,七步詩,帝深有慚色贬其为安乡侯精於古文,尤善五言詩。承先秦詩騷,兼收兩漢民歌詞賦,開六朝隋唐文學之前路,今體文章復多才。又善比興,常以此言志。詩作若以建安黃初太和之期而分,則可見其心志之變也。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志高遠有卓見,然澹泊明志,「實淡泊而寡欲兮,獨咍樂而長吟。」名作七步诗白马篇洛神赋七哀诗飞龙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爲后世所傳頌。魏志有傳,隋書經籍志陳思王集

 

 


其他版本
明万历二十年李桢刻本(陈思王集)
明初木活字印本
汉魏六朝诸名家集本(万历天啓汪氏刻)
明嘉靖四年王准刻本(陈思王集)
明刻本(陈思王集)
宋刻本
汇刻建安七子集本(崇祯刻、乾隆刻)
明抄本(曹子建文集,清翁同书跋)
明万历三十一年郑士豪刻本
明万历间刻本
汉魏诸名家集本(万历翁少麓刻)
四部丛刊景印明铜活字印本
猜你喜欢
笺注陶渊明集
梅花百咏
曹子建集(陈思王集、曹子建文集)
评论